按照干燥介质与物料的接触方式,可将带式干燥机分为对流型和传导型两种。 (一)对流型带式干燥机 对流型带式干燥机有穿流循环式和水平式两种,穿流循环带式干燥机结构特点是:输送带是由多孔的板或钢丝网制成的;热空气穿过多孔的输送带与物料逆流接触而将物料干燥。输送带
干燥设备的斗式提升机可垂直或倾斜输送散状料,干燥设备的斗式提升机的特点是横断面尺寸较小,占地面积少,运输系统布置紧凑,提升高度大,有良好的密封性等。其缺点是过载的敏感性大,斗和链易损坏。 干燥设备的斗式提升机运送物料通常可达30m,一般为12-系统虽然可以迅速地加热,但是加热速度太快可能是有害的,即可能使物料焦化、燃烧,或由于蒸汽不能相应地逸出,导致物料内部压力骤增而使被干燥物料撕裂或爆裂。当微波的能量过大或供热时间过长,物料内部可能形成空腔或碳化腔。 介电加热干燥系统,特别是微波干燥系统,经常与热空气联合,这样可提高干燥过程的效率和经济性。这是因为热空气能有效地排除物料表面的自由水分,而介电加热独特的“泵”效应提供了排除内部基本操作方法: 将需要真空烘干的样品放在培养皿里面,上面包覆纸,用橡筋捆住,然后戳一些小洞。放出真空烘箱,关闭内门和外门,确保关闭紧之后关闭放气阀,开启真空阀,然后用真空泵抽气(看你的真空度要求选择用水泵还是油泵)。当压强足够低的时候,先关闭真空阀再关闭真空泵的电源,不然会引起倒吸。开始抽气之后就可以开启烘箱电加热的电源了,设定好自己需要的温度,相对湿度
一、倒锥式气流干燥设备 倒锥式气流干燥设备采用气流干燥管直径逐渐增加的结构,因此气速由下向上渐减,增加了粒子在管内的停留时间,降低了气流干燥设备的干燥管的高度。像干燥小苏打的干燥设备,其流程见图(5-15)生产操作数据见表(5-18)。
混合机的加料管 混合机的加料管一般都是从顶盖引入。混合机的加料管下端的开口截成45°角,开口方向朝着混合机的中心,以防止冲刷混合机罐体。 1、a型混合机加料管伸进设备体内,可避免物料沿设备体内壁流下,使设备体内法兰的密封面受到局部腐蚀。 2、b型混合机较大。对于牛奶堆密度为0.65左右,干燥时间特别短,仅用10~30s即可完成,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的生产,所以在牛奶及其他行业,有许多离心式闪蒸干燥机改为压力式闪蒸设备。压力闪蒸干燥机的动力消耗较小。 离心式闪蒸干燥机一般直径较大,高度较小,干燥强度较压力式闪蒸干燥机低。产品颗粒粒径较大,物料适应性广,一般压力式闪蒸干燥机适应的物料均适应于离心式闪蒸干燥机。离心式闪蒸干燥机适应物料粘度较高。
热传导式搅拌干燥设备依据搅拌桨叶的结构有圆筒形搅拌桨叶干燥设备,螺旋形搅拌桨叶干燥设备,管形搅拌桨叶干燥设备,圆盘搅拌桨叶干燥设备,楔形搅拌桨叶干燥设备和捏合式搅拌桨叶干燥设备等。 1、圆筒形搅拌桨叶干燥设备图12-1所示为一种圆筒形干燥设备。在水平安装的带有夹套的圆筒体内,沿设备中心设置一根旋转轴,轴上装有许多搅拌桨叶,轴的两端由筒外两侧的轴承支撑。加热面为圆筒夹套,中心旋转轴内为不同热载体。在物料出口处可以通过改变搅拌桨叶方向和角度来调节物料在筒内的滞留时间。 2、螺旋形搅拌桨叶干燥设备此类型干燥设备是在水平螺旋输送器的基础上,筒体上增设夹套,内通载热体改设而成。物料在绞龙输送的同时达到加热干燥的目的。螺旋输送器可以是单轴的也可以是双轴的。
以上两类干燥设备由于搅拌桨叶不输入热载体,加热面仅来自干燥室壳体夹套,物料的干燥是借助高速搅拌桨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湿物料分散到容器内表面的夹套部位,与加热面反复接触使物料干燥。因此,该类干燥设备搅拌桨叶的线速度为5-15m/s,传热系数为116-456W/(℃·m?),物料停留时间约为2-10min。 3、管形搅拌桨叶干燥设备管形搅拌桨叶干燥设备如图12-2所示。此型干燥室为圆筒形,在一根中空轴上设置若干组空心圆环作为搅拌桨叶,每组由内外两个同面同心圆环组成,由径向辐射管连通。干燥所需的热量由轴和圆环表面及夹套通过热传导传入。相邻两组圆环之间,设置一根与筒壁相连的固定杆,以清理附着在圆环和轴上的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