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流式谷物干燥机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谷物干燥设备。它的特点是热风流向与粮食流向的关系较为复杂,既有顺流也有逆流和横流。由于它的通用性好,电耗低,干燥质量好而日益得到发展(见图10-5)。 一、特点 1、干燥机机体可以采用积木式结构,设计成标准塔段
1、单滚筒干燥设备图1-2为常压操作、底部进料的单滚筒干燥设备。用于溶液或稀浆状悬浮液的物料干燥。布膜方式常为浸液式或喷溅式;料膜厚度为0.5-1.5mm。筒内蒸汽压力为0.2-0.6MPa筒体用铸铁或钢板焊制。筒体直径在0.6-1.6m范围,长径比(L/D)=0.8-2,筒体长度可达3.5m。刮刀位置常在筒体断面的Ⅲ、Ⅵ象限,与水平轴线交角为30°-4 红外线和可见光线一样都是电磁波。波长为0.72-2.5um的叫近红外线;把波长为2.5-1000um的叫做远红外线。红外线干燥设备就是利用红外线源发出的红外线,照射被干燥物料的表面,部分红外线被物料吸收后,在物料内部转变成热能,加热物料使水分汽化,达到干燥的目的。 红外线
走出困境,解决干燥机的控制落后问题 干燥设备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其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干燥设备面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大量的订单来临的时候,后续问题也随之而来,干燥机说存在的问题也一度被放大,每个行业都一样,行业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发展。 国产的干燥设备自动化水平低、控制手段落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目前自动化水平,解决干燥设备中的控制问题并不困难,但最缺乏的是自控技术与干燥设备合理结合的问题。物料不同对干燥机的要求也不同。同样,物料不同对控制手段的要求也有较大区别。自动控制在干燥机中的作用众所周知,但其一次性投资也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时控制设备的投资甚至超过干燥机机械部分的投资。针对干燥机、干燥工艺要求合理确定控制方案,针对具体干燥工程确定恰当的控制手段,也是目前应开展研究的课题。 众所周知,每种干燥设备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而每种物料都可找到若干种能满足基本要求的干燥设备,但最适合的只能有一种。如选型不当,用户除了要承担不必要的一次性高昂采购成本外,还要在整个使用期内付出沉重的代价,诸如效率低、耗能高、运行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甚至设备装置根本不能正常运行等。 基础理论研究是开发新技术的基础,只有干燥技术的发展才能推动干燥设备的进步。我国应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干燥基础研究基地。深入研究干燥机理,为技术开发奠定理论基础,这样才会使我国的干燥设备逐步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我们也应该重视干燥设备的放大研究。放大涉及到流体力学、机械学、热力学、传热学、物料学、除尘、防腐、电器、控制等学科。在放大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干燥设备的放大决不是简单地几何放大。在此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经验、对物料物性的掌握和对干燥设备的认识。在放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应有理智、客观地预测,并能提出相应的方案。所谓研究放大效应,就是在掌握干燥理论、干燥技术的同时,注意积累实践经验,总结出设备的放大规律,为工程设计积累经验。 要解决干燥设备行业现存的这些问题,就要使行业从互相模仿与价格战的困境中脱身而出,从基础理论研究、自动化技术等领域出发,不断修炼自主创新能力。